咨询电话:400-007-8111
取消
中国式管理需要架构师吗?
发布时间:2020-12-21 17:41  文章来源: OB欧宝体育e洞察   作者:陆学彬   点击:次

 资深HR专家陆学彬先生读施炜老师《管理架构师》有感

来源:OB欧宝体育e洞察(ID:chnstonewx)

管理咨询业务合作15967150643(微信号mysoul3或617989295)
 

前不久,和一个企业家在一起讨论他们的组织问题。公司的组织结构图显示,公司有集团管理的事业部,也有子公司的事业部。但在业务上,他们的客户对象是大客户,需要统一的客户平台界面,在产品上,共享模块和共用的基础模块部分,需要共同的研发平台。实际运作中,他们也在构建这两类平台,那问题是,这样的组织,是怎么构造事业部制度呢?企业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很睿智:你讲的是美国的事业部制度,我们这里的事业部,是中国式的事业部。

 

但是,什么叫中国式事业部呢?中国式事业部与美国事业部制度的差异怎么去研究和分析呢?这个问题具有典型性:我们不论是管理理论上,还是管理实践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言必称希腊”,不断引进西方管理名著,聘请西方管理咨询公司解决中国问题。但管理实践是个性的,技术、企业家、行业、文化、战略、竞争等不同,管理活动会有所不同,让管理者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到底如何借鉴业界最佳管理实践,存在一个“中国式管理”的问题。

 

在西方,没有“管理架构师”这个职业,在中国,需要“管理架构师”这个角色吗?为什么施炜老师会写作《管理架构师》呢?在前言中,他做出了回答,“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核心能力及核心技术,这是不争的史实。但比技术问题更严重的是管理问题”并引用任正非的观点“所有公司都是管理第一,技术第二。没有一流的管理,领先的技术就会退化;有一流的管理,即使技术二流也会进步。”而解决管理问题,有两个路径,其一是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另一个是“从整体角度构建企业管理体系,形成基础性的管理平台。”二者缺一不可,并认为,“构建企业管理体系的主体则是管理架构师。他们是体系的规划者和设计者,也是体系落地实施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仔细理解这段话,施炜老师的逻辑很清晰:中国企业,要想学习成为向华为这类的卓越企业,需要重视搭建管理平台,责任落在管理架构师这个角色上。

 

换言之,施老师的《管理架构师》,不仅仅对本文标题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旗帜鲜明的回答:中国式管理需要架构师;而且向中国企业提供了如何构建自己企业管理体系的问题。想起施炜老师在另一个场合提及的他们这一代管理学家的使命:“助力企业这是我们的使命。我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是,我有一点使命感了。我年轻的时候兴趣太广泛,不聚焦。现在要聚焦,计划是一年写一本书。已经写了五本,在写第六本,就这样一点点的往前写。那么我们写这些书是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使命?我觉得是要完成中国式的管理思考。”

 

因此,可以这样说,作为施炜老师继战略、营销、渠道的深度思考后的这部专注于管理体系的书籍,是一本有视野、有格局并能帮助组织导向正确管理行动的书籍。因此,中国式管理,需要管理架构师,更需要施炜老师的《管理架构师》这本书,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是理解中国式管理创新的需要

曾仕强教授、成中英教授等人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切入,探讨中国式管理的情境问题。但这类研究在中国大陆企业家,或者说华为、美的这些企业面前,缺乏解释力。中国式管理需要回答在中国情境和企业实际环境产生的问题。最近一段实践,中国式管理也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自信驱动下,在技术变迁导致管理范式变革和认知革命思潮下,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中美贸易战从而带来的制度学习真空时期,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既对管理学家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也对企业家提出了实践探索的挑战。前者,需要回答中国式管理与西方管理到底有什么差异问题;后者,需要考察中国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多大程度上超越了西方企业所走过的路径。不论是差异,还是超越,都必须要建立在对企业一线管理实践有一个高屋建瓴的系统的认知基础上

 

施炜老师的《管理架构师》,集中国最佳管理实践研究(深入研究华为和美的样本基础上,又不仅仅限于此),把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以要点评述的方式,做了一次广域的考察。这对于理解中国式管理创新,奠定了可讨论的基础。譬如前面提及的事业部的案例,施炜老师在书中就考察了事业部模式产生的背景、利弊,以及最新的管理实践,譬如“前台、中台和后台”的中台管理模式。这些分析,融汇了施炜老师的深入思考和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施炜老师在《管理架构师》其他部分探讨的管理命题,如权力机制部分,又深入讨论了该模式下的管理问题。所以,本书虽然没有直接讨论中国式管理的创新问题,但呈现了中国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的运作逻辑。

 

二、是推动中国式管理导向价值创造的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式管理,有道术两层面的划分,也有“法、术、势”的考察。所有的导向指向是领导中心的体制,人治色彩浓厚。所以,有了“利他”主义的管理哲学,但利他主义哲学在鲜活的组织中,如何让员工发自内心认同,并在行动上向雷锋学习,成人之美。需要道德的力量和不断的文化教化。所以,中国式管理,需要解决领导为中心还是客户为中心的体制问题,也需要将管理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

 

《管理架构师》为兼顾二者的需要,施炜老师从本源上去思考企业的商业模式、价值链,理解战略导向下的价值创造活动。实际上把价值创造导向到客户价值基础上。以客户优先还是以领导优先,是不同的体制。施炜老师认为,企业管理体系,就是企业规则的集成。这是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实际上,施炜老师就是一位制度经济学者:从早期翻译制度经济学著作,到《华侨城宪章》探索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和治理活力命题;深入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霍姆斯特姆的“不可能定理”,考察军事共同体、家族共同体、乡村共同体、知识共同体的组织范式。本书可以看作是他作为制度经济学家,对企业理论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理论方面的高度,有助于透过现象,带领读者更深入理解商业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本质。相信这种富有穿透力的思考,能够帮助到每一位用心研读的读者。

 

三、是推动中国式管理步向成熟的需要

中国式管理实践,最终走向成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必须有一群成熟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为世人瞩目并为人类创造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中国式企业管理理论,才有可能真正步向成熟。

 

《管理架构师》,是施炜老师重点研究华为和美的两个重要的标杆性企业基础上,形成的判断。对这两个企业的评价,施炜老师认为,华为是确定无疑的属于依靠管理成功的世界级企业;美的算0.5个。这个评价,说明施炜老师对于其研究案例的要求之严苛程度。

 

《企业架构师》把企业中繁琐的组织活动,都凝练在一个可系统的思考架构下。注意,这里提到的是思考架构,而不是简单的华为的流程文本,美的的制度范本(本书没有提供任何范本)——思考架构是在这些范本基础上,反复思考“为什么”这么做。理论上,它延续的是企业理论研究中考察企业内部活动的研究,他把这些活动看成一个个的规则束,将其约束在价值链和价值创造活动中,为中国式管理的深入研讨,提供了一个厚重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利他主义的管理实践基础。也为中国企业,解决了一个标杆学习中,如何拿来和取舍的判断基准问题。因此,我相信本书对于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管理导向成功,具有深远的意义。

 

鉴于这三点,我认为,《管理架构师》与其是一个角色,不如说是一种需要。中国企业缺乏西方企业长久的工业化过程,也缺乏西方国家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因此,管理架构师,就成为我们的迫切需要。

 

本书可以看做是施炜老师系统思考中国式管理,并为中国式管理进一步深入提供的核心的奠基之作:对于在企业从事实务管理的高层来说,具有高屋建瓴、要言不烦的指引作用;对于从事专业工作的管理者而言,具有跳出本位,全流程思考,管理和改善组织活动的指导作用。对于企业管理的研究者而言,这一层抽象,真正打开的企业价值创造的“黑箱”,让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可以相信,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界,开始关注本书时,中国式企业管理会迎来一次新的研究热潮。

 

感谢施炜老师的用心之作!期待更多的管理架构师,加入到我们助力企业成长的队伍中来,更期待中国式管理真正对世界管理文明贡献我们民族的智慧。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12332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1232223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8111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群众大街6号中国银行与市政府旁114号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517zhuce.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517zhuce.com All Right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