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8111
取消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思想与著作 > 文章与观点 >
“要求发工资的人,不适合我们”:参加完入职培训,我转身离职…
发布时间:2021-09-13 21:54  文章来源: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   作者:堂雪   点击:次

作者 | 堂雪

来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分享 | OB欧宝体育管理评论

 

前几日,被网上一则信息震惊到:

某员工去到新公司上班,在入职的第一天刚签好劳动合同,就被公司安排去参加新员工入职培训。而在入职培训的PPT课件中,他才发现公司骇人听闻的价值观和用人理念。

评论区直接炸了,有网友直言:“就差说要求发工资的人不适合我们了!”

满屏的职场“黑话”和套路,让人惶恐的是公司在培训中,只顾着单方面表达期望员工的模样,却不理会所谓的期望是否合规合理,更不在乎员工的需求和感受,这俨然已是不平等的雇佣关系。

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何谈发展!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模块,肩负着“育人”的重任。

优秀的企业迫切地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如补充知识、训练能力,激活员工自我学习的潜力,以达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企业好不好,其实看员工培训就知道。

在各项培训活动中,可以清晰地判断和感知公司对员工的态度,真正的好公司将员工视为财富,塑造适合员工成长的土壤和文化,这样的公司才值得员工依赖和托付。

01

看新员工培训,

做好进门“第一关”

在网上有篇文章《西贝员工卧底海底捞万字日记》被疯狂热议,文中有大段的内容来讲述海底捞对新员工的培训,将新员工培训视为公司“头等大事”。

其中有段话是这样的:“海底捞每家店都不直接招聘人员,而是由片区人力部门负责统一招聘和集中培训。公司会在系统内挑选一名‘最优秀的培训师’指导新员工,并让新员工切实体验到店‘礼遇’。”

从店长到普通员工,采用各种措施让“感动”理念传递,感动新员工和顾客,而这种新员工的“礼遇”已成为海底捞特殊的入职培训文化符号。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兵。”新员工是作为企业的新生力量,是特殊的组织成员。

有调查显示,员工的流失问题,其实从上班第一天就埋下了隐患,这或多或少与企业对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视程度有关。

新员工有值得企业挖掘的潜力,也有面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担心不被组织接纳的恐惧感。

优秀的企业,都会将新员工入职培训视为要事,高度重视新员工进门 “第一关”。

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恰到好处地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塑造员工行为标杆,让新员工快速熟悉和融入企业;

而绝非只是倡导公司要求和期望,忽略或无视员工需求,甚至让员工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诱发想要离职的冲动。

02

看在岗继续教育,

舍得投入助员工提升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培训工作的经济成本是人力资源管理预算中占比较大的模块,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等,且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

基于此种情况,企业对在岗位教育的关注度是参差不齐的。

有的企业一毛不拔不愿意组织培训,对员工只求索取不愿付出;

有的企业就是走走形式,购买E-learning课程让员工自行学习;

而有的企业致力“办”大学、开设商学院,为员工量身定制培训项目,非常重视员工的在岗教育工作。

德胜洋楼是苏州一家规模不大的建造企业,员工主体以农民工居多,但员工素质却像绅士,每年都吸引许多企业去拜访学习。

这得益于企业创始人聂胜哲对员工继续教育的重视。

他在多次公开演讲中,都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办“以教育为先”的公司,恪信“管理的灵魂是教育”,严抓员工再教育工程。

在德胜,集中采取“一带一捆绑式”的师徒制培育模式。

员工脚踏实地落实工匠精神,对优秀员工授予“匠士”学位,培养他们娴熟的职业技能,并践行“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

正是这种可圈可点的在岗继续教育,才让德胜独树一帜,在没有业务人员的前提下,还占据了行业较大的市场份额。

德鲁克曾说:“组织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让平凡人的做出不平凡的事。”

企业对员工在岗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企业的战略眼光和格局。

以短期的经济投入换长远的良性发展,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培育一批能打硬仗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03

看培训文化塑造,

主动VS被动

我曾就职某集团公司负责人力工作,在集团旗下有两个体量相近的子公司,他们的HRM都相当强势,对培训文化的塑造都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且明显对峙。

在集团年初的培训规划会上,两人争到面红耳赤,最终在集团HRD的决策下,准许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培训管理试点工作,为期6个月,用结果现身说法。

结果是这样的:

A公司的培训管理: 参照员工培训调查问卷,按主题、分阶段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前做好培训安排,以员工主动自愿的方式报名参加,对培训出勤和培训笔记不做硬性要求。

B公司的培训管理:同样参照员工培训调查问卷,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培训的全面性,额外增加了其他维度的培训课程,并将员工培训出勤与当期的绩效考核挂钩,不参加培训或未能提供培训笔记的,不发当期绩效奖金。

半年后的结果对照,A公司的培训出勤率远远低于B公司,但A公司的业绩指标完成率却是B公司的1.5倍。

事实证明,企业在塑造培训文化时,要尊重员工意愿,设计贴合员工实际需求的课程,激发员工主动参加培训的内驱力,这样的培训才更有价值。

华为大学执行校长陈海燕曾在演讲中提到,华为大学主要做三件事情:传承文化、提升能力、萃取知识资产。

可见,优秀的企业,都是将文化放在首位的。

塑造员工主动学习的文化,积极将培训项目进行能量转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价值贡献,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增值。

04

看培训复盘结果,

行为改变VS应付任务

在《管理的常识》一书中,陈春花老师讲到一个培训的故事:

某企业找了很多老师讲课,在课程结果后,培训组织方跟春花老师反馈,说其中有位老师的课讲得很烂,千万不能让他再来上课。

然而,神奇的是这位老师的培训效果评分却非常高。问及原因,说这位老师人不错,挺谦虚,字也写得漂亮,不能砸人家饭碗。

这看上去是一则笑话,而实际上在大多数企业却是真实写照。

员工参加培训,不过是培训“隐形人”的状态,刷微博看新闻,人在而心不在,只是应付完成学习任务。

培训组织者以培训效果评价表数据视为交差,并自欺欺人地认为评分高培训效果好;企业管理者看到培训参与率极高,以为自己的员工都是爱学习的。

实则不然,“学以致用是关键”。优秀的企业,会对培训做复盘管理,关注员工培训后的行为改变。

及时发现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短板,主动在资源上给予倾斜的支持,在培训复盘中发现人才、提拔人才。

随着员工培训后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管理者主动将优秀人才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人才价值管理作用,形成正向的人才激励循环,让员工更加自动自发地参加培训学习。

写在最后

公司好不好,看员工培训就知道了。

让员工在培训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是企业培训工作的终极命题。

而作为管理者,要将培训视为重要的管理活动,而非功利假设。

只有认真踏实地去做好培训,才能看到培训的价值所在,也能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到企业中来。

如果想学狼性精神、奋斗文化,还是琢磨一下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吧!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12332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1232223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8111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群众大街6号中国银行与市政府旁114号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517zhuce.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517zhuce.com All Right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