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8111
取消
圆桌讨论
发布时间:2020-10-21 14:08  文章来源:OB欧宝体育   作者:enotsnhc   点击:次
领导者的信仰与领导力

尚艳玲:我了解到,很多企业家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比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海航的陈峰、顺丰的王卫都是佛教徒,未来信仰的力量,或者说价值追求的力量是不是领导力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宋杼宸:任何企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背后都分为两个阶段。张瑞敏最开始承包电器厂时,是想让大家富裕,后来都进入了一定的状态下,就有了理想,就要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他的信仰。产品和服务是一个载体,是表现形式或者实现手段。
孙健敏:这与价值观分不开。你信什么东西,本身就是价值观的体现,至于是信基督还是信释迦牟尼并不重要,值得信或者不值得信才是核心。为了修身养性,还是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家庭幸福,还是为了民族复兴,体现出来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你的价值追求。
很多没赚钱的人喜欢说“神马都是浮云”,而赚了钱的人从来不这样说,是因为赚了钱的人会发现他真的可以做一些事情。所以说到最后,还是追求什么的问题。
价值观不是一个空的东西,信仰也不是空的东西,它一定会体现在日常行为、做人做事的方式上。比如说,你为什么要组织一场研讨会?后面是有逻辑的,这个逻辑你不见得能说清楚,甚至都没想过。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一个人做事情时,要动员一批人去做,还得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心甘情愿去参与,就必须得说清楚。如果没有说清楚,只是依据个人经验判断事情的价值,那么你的价值观就出来了。
有的人说:讨论没有用,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这是他的价值观,更多关注的是做什么。但如果逻辑上没说通,做了也是瞎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上,不是你说出来的东西,而是你所做的事情,反映出你的价值观、你的追求、你的抱负。
宋杼宸:为什么办研讨会?是因为你认为这样做对很多企业有用。为什么有用?是因为你一直在做对企业有用的事,希望能够给企业带来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最基本的价值观。所以会组织各种主题的讨论,而这种讨论可能会对企业有帮助,这就够了,背后是有一定的价值观引导驱使的。 
苗兆光: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在于:利益强调得多了,物质力多了。其实背后应该由价值来驱动。 


“三个共同体”与领导力

尚艳玲:我们一直在说企业组织要打造三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那么,三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领导者如何驾驭这三种共同体?
孙健敏:价值观统领全部,包括这三个共同体,而三者既有阶段性,也是并存不悖的。我经常拿我的母亲做比喻,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个小学毕业生,但她的一生是有追求的,她追求的是让她身边的三个男人——父亲、丈夫、儿子,活得比她好,只要这三个男人健康开心,她比谁都幸福;只要这三个男人,哪怕有一个人不舒服,给她多少钱都不行。所以说,价值观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是什么的问题。
利益共同体肯定是前提,干了半天活儿,最后连温饱都没解决,肯定不合适。但同样是温饱问题,可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标准不一样,比如什么是健康食品?本身就有价值标准。所谓事业,只是你干了一件事,还是仅仅是一种手段、一个渠道,还是在追求价值,这是不一样的,根源在背后,做事只是表现。
宋杼宸:一家小企业的老板跟我说,员工要与事业构成共同体。我说,这是不可能的,70%的员工是为了谋生,你能把他们拢在利益共同体上就不错了。两者的区别是:为了利益,大家可以一起奔,但是不会考虑价值判断标准,只要利益是合理的就可以。而事业共同体是指,除了利益之外,要把这件事情当成事业来做,有一定的目标,为此可以牺牲短期利益。更高的是命运共同体,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大家绑在一起,让自己成为企业的主人,以企业的命运成为自己的命运。一些老板想让公司的所有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这是不可能的,这是连合伙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尚艳玲:共同体涉及领导力的问题。就像有句话说的,“人饿着的时候只有一个愿望,吃饱了之后就生出无数个愿望”,有的人在创业阶段可以构成共同体,企业做大了就不一定能结成共同体了,因为有钱之后会生出无数个欲望,而且每个人的欲望还不一样。这个时候怎么办?
苗兆光:小米是事业合伙人,属于人生路上一段时间的同路人,小米上市以后,很多人的事业就完成了。事业到了一定阶段,大家可以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成就更高的事业,这叫命运共同体,往往还可以再产生新的事业。
孙健敏:这个时候领导力才出来,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事业,或者新事业。
吴越舟:有些人跟不上了就层层淘汰,是从物质到精神的演进过程。
尚艳玲:核心不变的是什么?
吴越舟:是对更高价值的追求。


如何发现未来领导者

尚艳玲:正如刚才有老师讲到,领导力的模型很多,模型是建立在很多假设上的,但在当前多变的时代下,感觉有很多无法假设的。过去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人过往的成绩、作为来判断,那么要预先发现未来的领导,有什么判断标准?
苗兆光:我们可以从传承的角度得到一些启发,看一看方洪波和何享健的例子。何享健退休的时候送给方洪波四个字,“做人低调,做事爽利”。我们看看美的的低调,2001年到2006年美的完成了MBO,从家族股权的零点几,到30%,甚至到50%,这个时间没人知道,没有那么多人关注它。美的从2011年到2014年裁员了7万人,没人关注。低调,是企业应对变革的能力很强;爽利,则是大刀阔斧,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何享健搭的班子已经走光了,现在这代班子是重建的,关键时候还是很爽利的。这些人走之前,为了稳定中层,做了三拨股权激励,这就是变革。在变化的时候,平衡能力很强。这是一个特质,变革性的领导力很关键,变革中处理矛盾的平衡力是关键。
尚艳玲:如果我们要在现任的企业家中找到一个未来领导者典型代表的话……
宋杼宸:这个是没法预测的。任正非的接班人可能跟任正非不一样,但他不一定就没有领导华为的能力,他只要能领导华为,他就有领导力。
苗兆光:代表未来的一定不是现在成功的这拔人,他们是已经证明了的过去。领导力是能力,能力是可以获得的,但也可以失去。假如让任正非再重新做一个华为,有可能吗?他获得的过程也是失去的过程,他具备现在的领导力,能够代表华为,但创业时展现的领导力可能已经没有了。
宋杼宸:面临不确定的时代,只能说领导力要具备哪些基本特征或能力。比如说,愿景管理是一个,创新应变是一个,生态型组织管理也是一个,等等,但是这些都落在具体的管理能力上。领导力是不是能力?需要商榷。领导、领导者、领导力是三个不同的范畴,有些人具备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但并不代表他在团队中有领导力。领导能力和领导力不是一个概念,领导能力可以后天取得,但领导力是一种势,是一种气场,是通过独有的人格魅力形成的。
孙健敏:不能准确预测,但可以合理想象。比如在未来,社会责任感可能是相对更重要的东西,虽然说起来好像不新鲜。另外,还需要全方位平衡能力,包括驾驭矛盾。回到个人身上,一个领导者的个人修炼和修养,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可或缺。一个人的品行不好,也许短时间内会忽悠到一批人,但时间一长,日久见人心,最后不可长久。
那么,未来没有差异吗?有。领导能力和领导力的区分,差异是在方式方法上。让别人接受你的东西,过去靠行政、专权、威权,未来可能更需要平等对话、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虽然在手段和方法上可以最后拍板,但一定要让大家都从内心里服你。原因是现在选择的机会很多,以前没有地方跑,现在的话,如果不能让人信服,人就跑掉了。方式方法上应该有一些差异,可以是纯技术,也可以是艺术方面,但本质的东西不会变。
从历史上看,那些成功的领导者身上一定有一些特质,让今天的人、未来的人仍然接受,关键是用什么方式方法让人接受。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一方面要引导价值观统一;另一方面是制度要规范,必须两条腿走路。领导者个人的特征是体现在制度、规则、实践上的,不能完全靠个人魅力。所谓“君可废而君道不可废”,这一朝的“臣”在相当程度上应该延续上一朝的制度,这样才有延续性;否则,换了人,连制度也换了,规则也改了,就永远找不到方向,最后容易走偏。
简单来说,就是本质上的东西不会变,但是在方式方法上肯定会有一些变化。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12332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1232223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8111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群众大街6号中国银行与市政府旁114号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517zhuce.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517zhuce.com All Right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