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陈雪频
来源 | 华章管理(ID:hzbook_gl)
管理者不需要是一个创新全才,他们只需要在某方面做得出色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交给别人去做。
一个创新型的管理者具备哪些技能呢?他们发现,最具创新能力的管理者具有五大“探索技能”,分别是质疑(questioning)、观察(observing)、试验(experimenting)、建立人脉(networking)和联想(associating)。
创新型管理者用于这五项“探索活动”的时间,要比普通管理者多出50%。这些探索技能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创新者的DNA”。
在创新者的五种能力中,“质疑”“观察”“试验”和“建立人脉”是行动能力,他们通过这些行动产生各种想法——
“质疑”让创新者突破现状,思考新的可能性。
通过“观察”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公司的活动,创新者能够探索其行为有哪些微妙细节,其中蕴藏着哪些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试验”,创新者坚持不懈地尝试新的经验,探索新的世界。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人脉”,创新者能够获得完全不同的视角。
上述四类行动共同帮助创新者展开“联想”,把这些新想法汇聚在一起就促成了创新的发生。
01
“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也是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一个正确的问题往往会激发出不一样的答案,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最重要、最艰难的工作从来不是找到对的答案,而是问出正确的问题。”
eBay前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曾直接与多位创新型企业家共事,其中包括eBay、PayPal和Skype的创始人,她说:“他们喜欢打破现状,不能忍受一成不变。因此,他们会花大量时间思考如何改变世界。在进行头脑风暴时,他们经常会问:‘如果我们这么干,会发生什么呢?’”
这种质疑能力往往会为解决问题打开一个新的窗口,让他们去发现另外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往往是和创新联系在一起的。
02
“观察能力”
创新者善于用不同的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
他们会像人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一样去观察他人和社会,他们通过对常见现象特别是潜在客户的行为详加审视,具有探索精神的企业高管能够提出不同寻常的商业创意。
印度企业家拉坦·塔塔(Ratan Tata)曾经观察过一家四口挤在一辆摩托车上的窘境,并由此产生了“生产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车”的灵感。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塔塔集团终于在2009年通过模块化生产的方式生产出了售价仅仅2500美元的微型汽车Nano,这款车型彻底颠覆了印度的汽车销售体系。
03
“试验能力”
同科学家一样,创新型企业家也通过制造样品和进行小规模试验积极尝试新的想法。
正如爱迪生所说:“我并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10000种行不通的方式。”对于创新型企业家来说,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认为试验对创新至关重要,他甚至在亚马逊把试验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
“我鼓励我们的员工去钻牛角尖,并且进行试验,”贝佐斯说,“如果我们能使流程分散化,就可以进行大量的低成本试验,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创新。
04
“建立人脉的能力”
普通高管搭建人脉只是为了获取资源、推销自我或是所在公司,而创新型企业家则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们有意识地结交类型各异的人士。
RIM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拉扎里迪斯(Michael Lazaridis)提到,黑莓手机最早的灵感就是来自1987年他参加过的一次会议。当时一位发言者描述了为可口可乐设计的无线数据系统,可以使自动售货机在需要补货时发出信号。
拉扎里迪斯回忆说:“就在那个时候,我突发奇想,我记得高中老师说过,‘不要过于痴迷于计算机,因为能够把无线技术和计算机整合起来的人才会改变历史’。”
05
“联想能力”
联想能力是把一些看似无关的疑问、问题或来自不同领域的想法成功关联起来的能力,是“创新者DNA”的核心所在。
弗朗斯·约翰松(Frans Johansson)将这种现象称为“美第奇效应”,指的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曾将不同学科的人聚集在一起,如雕塑家、科学家、诗人、哲学家、画家以及建筑师等,结果新创意就在这些人各自领域的交叉点上大量涌现出来。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非常有“联想能力”的人,iPod、iPhone和iPad都是跨界联想的产物。乔布斯经常说:“创造力就是把事情联系起来。”
当然,创新者不需要全部具备这五种技能,他们只需要具备两种以上技能就可以了。
创新思维对某些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但它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强化,创新者必须坚持不懈地与别人想得不一样、做得不一样。通过理解、强化和模拟“创新者的DNA”,企业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激发所有人的创造力火花,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